官庄村乡村旅游情况汇报发表时间:2019-10-21 10:45来源: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 官庄村乡村旅游情况汇报 一、村情简介 官庄村位于安徽省潜山市西北边陲,与舒城县接壤。9平方公里的村域内居住着42个村民组、1150户、4118余位热情善良的村民。(其中贫困户289户,贫困人口868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106人。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有德馨庄、余氏宗祠、凤溪桥、官庄老街等古老建筑,清乾隆皇帝御赐的“五世同堂”、“七叶衍祥”等匾额为省级保护文物,有千年银杏树、凤溪河、凤凰山、独山尖等自然风光。环境优美,人文荟萃,是发展乡村旅游、养生休闲、书画写生、特色农业等理想之地。 近年来,官庄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抓全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政策机遇,着力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在美好乡村建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改革、农村社会民主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创造了“官庄模式”、“官庄速度”、“官庄效益”。 荣誉刻录了昨天的光荣。官庄村先后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美丽田园”、“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安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人们也从改革开放的红利中,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 官庄村于2015年成功组建“安徽省德馨庄生态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立足自身六大优势:做大了茶产业、做强了豆制品、做美了桃花园、做活了水文章、做火了农家乐、做强了水电站,因而,获批为德馨庄3A景区,乡村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9年拟申报4A景区。 二、旅游资源及发展情况 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结合德馨庄景区实际进行资源的归类与划分,共分86个旅游资源单体,涵盖7大主类景观,分属13种亚类景观,23个景观基本类型。 德馨庄旅游资源景观各类比较齐全、景观构成丰富多样,资源单体数量较大,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占一定比例。茶园、桑林、山川、河流、森林、植被、民居、村落、田园、文化、民俗景观等资源要素均有分布。从地域上来说,核心资源集中分布,开发适宜性比较强。从类型结构看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旅游商品、建筑设施等资源单体数量较多,反映了德馨庄在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占据一定的优势。德馨庄景区物种丰富、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高,水系完整,在旅游开发中坚持保持原有风貌和特色。 2015年德馨庄旅游公司流转新旗片300亩土地,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体验采摘桃园,桃园内共栽种桃树12个品种,3-4月可观赏十里百亩桃花美景,4-10月可体验采摘鲜果乐趣,品味夏日酸甜。并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和特色种养业开展举办以孝义文化为主旨的孝义文化节暨桃花节。自举办以来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浙商投资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体验葡萄园,葡萄园流转土地200亩,沿官庄河两岸打造生态化、规模化旅游葡萄观光采摘园。葡萄园通过土地流转解决闲置土地利用问题,并带动农户增收。 公司率先垂范创建四星级农家乐——德馨庄家传菜馆。通过结合桃园、水库、池塘及限制土地,打造出集住宿餐饮,休闲垂钓,生态采摘,农活体验为一体的高端农家乐。通过学习外地先进旅游经验组建农家民宿10家,通过国家旅游扶贫政策支持,加上公司进行适度补助,使得有条件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屋改造、自建农家乐、民宿,不断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了旅游质量,且能带动村民获得旅游经济。 在凤溪河岸边,建立起探险露营地、水上漂流、河塘垂钓三项游玩项目,可以体验野外露营中的风险奇遇、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生态原创,也可以漫游水上,于激流、静水中体会迂回进退,还可以闲坐凉亭、悠然垂钓,在慢生活中感受诗意人生。 德馨庄3A景区现已开发景点如下: 1、德馨庄 德的本意是指道德、品行,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当前我国是法治国家,共产党也未曾忘记以德治国。馨寓芳香之意,也指人品德美好高尚。意如环境优美,家庭和睦,无世无争,故余文章为激励子孙,天性孝友,慈善为怀之品德,命名此庄为德馨庄。五世同堂正是德馨庄的真实写照。 2、余氏宗祠 余氏祠堂由明驻云南宣慰司副使余彦鉴公的十世孙文章公遂于乾隆57年(1792年)修建。用以供奉圣匾,弘扬圣恩。 祠堂貌吴“四水归堂”式徽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栩栩如生。正堂两侧分设东、西厢房,占地500平方米。 规模显赫当时,至今仍庄重雅,气势恢宏。迄今古祠堂已历沧桑百余年,五世堂支祠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3、凤溪桥 凤溪桥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坐落于凤溪河上,余氏五世堂支祠东,桥因河而得名。桥面选用本地打鼓墩河中的优质花岗石,采用是五根石条,运输途中折断一根,古时拆桥忌用双数,建成由三根麻石条拼成的“凤溪桥”。桥东边安放一巨石名曰“镇桥石”,以保石桥和行人平安。“凤溪桥”建成后使子孙求学之路通达,莘莘学子不辱使命,堪为人杰。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时在桥上方增建了6米宽的机动车桥。 4、官庄街 官庄街坐落在德馨庄西南角,与余氏五世堂支祠相邻。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的称呼。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是桐、潜、舒、岳四县的物资集散地,原安庆府通往庐州府的古官道穿街而过,主要经营汉皮纸、书画纸、黄板纸、竹木器、油漆画、粉丝、豆制品、茶叶、蚕茧等,素有“豆腐之街、书画之乡”之称。因年代已久,2017年重新修复。 5、香山寺 坐落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隅官庄镇境内的香山峰下,始建于盛唐时期,清朝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重修。1908年常法大师雄心壮志,募化十方,铸造巨钟一口,铜身银顶,其高3.2米,围6米,厚0.23米,重万余斤,上刻12000多人名,故名“万名钟”,居华中第一,堪称禅林绝,每日晨钟暮鼓,声传千里,绕梁三归。松竹掩映下的禅院,庄严肃穆,钟石和鼓石座落左右,寺内禅像罗列,拥有“佛国三千大世界,天下禅林第一家”的佛国景象,198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因缘和合,万物利生。 大香山寺周围景点甚多,有白鹤洞、狮子眼、白龙井、天河沟,牛形石等。 7、千年银杏树 银杏树位于德馨庄大门前,风溪桥边,古官道旁。此树约植于明弘治年间,又名白果树,树干4人合抱粗,高大参天,遮天蔽日,为人们叙情、休闲、纳凉的理想之所。 银杏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4月开花,10月结果。 春夏枝繁叶茂,秋天硕果累累,叶片金黄。在官庄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女儿出嫁,将7个不同颜色的银杏果置于袋中,此袋为子孙袋,预示子孙满堂。因此,此树又名公孙树。此银杏树有近千年历史,相传有一定灵气,看上面的红绸缎,人们经常在此祈福,向往幸福生活、美好生活,也是夏天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8、三牲石 德馨庄门前凤溪河里的三块巨石,形似鸡、鱼、肉三牲,名曰三牲石。相传,德馨庄余氏第十四世祖余文章夫妇孝顺善良,感动了金紫山仙女,帮助他们将狐狸山三块山嘴石安放在凤溪河里,点化成鸡、鱼、肉三牲,以此供奉,保佑余氏家庭家道兴隆,最终受清乾隆帝御赐“五世同堂”、“七叶衍祥”等圣匾。因此,三牲石的故事也渐渐在坊间传为美谈。 9、凤溪河 凤溪河因凤凰山而得名,河道全长5公里,水资源丰富,上游建有库容165万方的洪湾水库。水面开发养殖、休闲垂钓和探险漂流等项目。 10、凤凰山 凤凰山生态休闲公园,背倚金紫山,前临凤溪河,东连桃花园,西望大香山,怀抱德馨庄,总面积一平方公里,因山形似凤凰而得名。凤凰山是块风水宝地,明清德馨庄几代庄主,安葬在此,泽荫后辈,福佑子孙,余氏成为名门望族,人才辈出,有天文学家余凤溪,民国省长余谊密,革命烈士余大化,世界知名学者余英时等。山中建有三个标置性建筑,依次为步云门、青云楼、金紫阁,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步云门,寓意平步青云入阁,凡事要积极向上,不要急功近利;建筑造型青云楼为圆形,金紫阁为四方形,寓意为遵循自然法则,凡事要遵循规距,没有规距不成方圆。 游步道全程1.5公里,依山而建,天然花岗石铺成,形状各异,巧夺天工,曲径幽深,步入林荫小道,亲近绿色植物,吸收天然氧气,凤凰山春有山花点缀,秋有红叶辉映,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是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11、红二十八军“中共皖西特委”成立旧址。 1935年2月16日,红二十八军从罗田、英山、宿松、太湖转战到潜山县后北乡(第七区)的驼岭,高敬亭在驼岭白果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认为,红二十八军连续遭敌前睹后追,战斗频繁,弹药补充、物资供应和伤病员安置成为红军生存的三大问题。会议决定在潜山驼岭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徐成基任特委书记。并决定红二十八军第二四四团1个连和手枪团2个班为骨干组建二四六团,由特委书记兼任团政委。皖西特委和二四六团的主要任务是在舒城、霍山、潜山、太湖一带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地方武装和苏维埃政权,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中共皖西特委成立后,即着手发展地方党组织,加强红军在鄂、豫、皖的统一指挥,巩固皖西革命根据地。 12、生态茶园 官庄村现拥有茶园2000余亩,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现茶叶加工企业有5家。“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已形成,创建“天柱翠绿”品牌,已通过QS认证,“在中国(安徽)第二届茶业产品博览会”和“中国安庆茶叶博览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13、德馨庄生态桃园 “德馨庄生态桃园”,位于中国传统古村落德馨庄的“官庄里”。安徽省德馨庄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产业,新建于2015年,总面积300余亩,现已进入盛果期。园内栽种了美国加州早甜桃、加纳岩柚桃、韩国美晴大白桃等12个优质高产新品种桃树,每年6个月有花有果。 品种丰富,花型多样,色彩艳丽,果型独特,品质优良。树型各异,高杆的婷婷玉立,低杆婀娜多姿。在安徽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引进科学方法种植管理,实施有机肥,采用太阳能灭虫灯灭虫,实现有机无公害,果鲜味美。 园中游步道蜿蜒曲折千米有余,天然鹅卵石路面,汉白玉雕刻的二十四节气、十二月花神、十二生肖精美浮雕镶嵌其中,樱花、紫薇、香樟、紫荆等名贵树木林立两傍。游客慢步其中,观花听水,闻香品果,感悟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生活。万紫千红的桃花、弯弯的凤溪河、潺潺的流水与桃园周边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共同组成了一幅亮丽的春景图。园中亭、台、桥形态各异,共游人休憩。几十个音箱隐藏在花丛中,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游客轻盈慢步。乘座皮划艇漂荡在凤溪河中,如入世外桃园、人间仙境。40余亩的鱼塘,点缀在桃花园中,似四颗硕大的珍珠,闪闪发光,璀璨夺目。在此垂钓休闲,观景赏花,悦心爽目,其乐无穷。 14、仙缘葡萄园 为发展现代农业,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官庄村流转110多亩土地发展果园。吸引浙江客商成立“安徽仙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平阳湖”为注册商标,建成高标准大棚100亩,种植黑玫瑰、阳光玫瑰、黑珍珠、巨峰等优质“葡萄”和优良品种东辉“杨梅”。通过两年的科学种植,精心管理,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果园长势旺盛,硕果累累,第一批葡萄丰收上市。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入园采摘, 品尝葡萄的美味,体验采摘的乐趣。 三、重要举措 1、发挥优势,把资源转变为资本,走“资源开发型”模式。针对村域原有资源,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科学规划,鼓励村民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土地、水面、山林等资源,发展观光体验采摘桃园、生态茶园、生态鱼塘等旅游休闲产业,并号召村民结合自身条件,依托本村历史文化技艺,自主发展豆制品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旅游农家商品。 2、企、民合作,把资本转变为资产,走“产业带动型”模式。依托村内茶场、德馨庄、余氏宗祠等优势旅游产业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公司为实体,吸引村民参股投资,合作共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通过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增强公司经济实力。 3、盘活存量,把村民转变为股民,走“资产经营型”模式。多年的合理经营,使公司稳步发展,不断壮大。2016年,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德馨庄公司拿出部分股权,派送给全体村民,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村民。同时,对集体现有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承包、租赁,如将家传菜馆、茶场承包出去,大大提高了存量资产利用率,增加了公司资本经营收益。 4、文化支撑,以“文化强推”模式,让“德馨庄”品牌走出去。在市旅游局、镇党委领导支持下,德馨庄公司精心组织、周密谋划,于2016年开始连续4年举办了四届孝义文化旅游节暨桃花节,通过现场电视直播、新闻报道等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官庄、了解了官庄,掀起了官庄乡村旅游的新高潮。 5、2019年拟发展旅游产品项目情况 2019年度官庄村为做大做强豆制品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贫困人口落实后续帮扶措施,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现已决定投资170万元(含财政补助)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建扶贫驿站,将公司原豆制品厂迁址并进行扩建,项目建成后,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岗位15人,就业贫困户年增收两万元;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情况 为落实精准帮扶,通过旅游产业扶贫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解决务工就业,土地变股权等方式,带动47户贫困户增收。为确保早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公司对贫困户自家生产的农特产品优先进行代销。通过种种帮扶措施及旅游产业带动,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公司还对两个贫困村进行了帮扶,每年给予扶持资金,帮助销售农特产品,帮助贫困户就业,给贫困儿童教育资助。同时,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德馨庄公司拿出部分股权,派送给全体村民,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村民。 |